English

雪域高原写华章

1999-12-05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邢兆远 通讯员 张正剑、唐传林 我有话说

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“生命禁区”的雪域高原上,新疆军区第18医院高山病研究所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辉煌:完成研究课题36项,其中18项获全军科研成果奖;填补国内研究空白21项,有8项创世界之最;把急性高山病死亡率由5.4%控制到0.4‰以下。

雪域高原被人称为“天上无飞鸟,风吹石头跑,四季穿棉袄,氧气吃不饱”,“死神”与人们时常相伴相随之地。1988年5月,某师工兵营38名官兵患严重高原脑水肿、肺水肿,个个生命垂危,新疆军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紧急抢救,才转危为安。这一消息在刚成立一年的新疆军区第18医院高山病研究所引起了强烈震撼。所长张西洲率领全所人员以极强的使命感,怀抱仪器,急如星火地登上了喀喇昆仑,立即拉开了高山现场研究的序幕。他们从一个哨卡走到另一个哨卡,翻过一座又一座冰雪达坂,每天跋涉上百公里,以坚强的意志抵御着头痛、恶心、呕吐甚至昏迷等强烈的高山反应,进行现场测试与调查。年逾50岁的副所长王伟被称为“高原铁人”,工作起来像“拼命三郎”,当车抛锚在6225米的冰达坂上时,严重的高山反应将其击倒:胸闷、气短、头痛欲裂,继而全身抽搐、身体发紫、呼吸急促,经紧急救治,3天3夜才苏醒,他稍事休息,又投入紧张的工作。

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是全军最高的军事哨所,也是高山病发病率最多的地方之一。为了揭开高山病魔神秘的面纱,“高研所”将目标首先定在这里,不断追踪,研究取得重大突破:发现人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后,大脑细胞发生病理性变化的秘密,据此撰写的4篇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,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。

方圆40万平方公里的喀喇昆仑、帕米尔、阿里雪域高原,戍边的流动人群,是难得的高山病研究资料。1991年初,他们承担了“高原大气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课题”,穷尽了医院保存的所有病历,整理出3000多份高原大气环境下不同发病规律的病例档案。并深入驻地官兵和藏民中间,一边巡诊治病,一边观察测试他们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生理变化。在5个月风刀霜剑中,经历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,先后为1391名边防官兵和2000余名藏族同胞进行了检测。所得出的论证得到专家们的赞赏,提出的高原换防最佳时限3个月的意见也很快被总部采纳。

高原低氧、低压、低温和紫外线强辐射对生物体影响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。1992年,带着国内外同行的关注,所长张西洲、卫生科主任李朝斌带领课题组,又把研究的触角延伸进全新领域,对驻守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所有边防哨卡士兵的心功能、肺功能、肾功能、神经内分泌、血液流变和高原劳动负荷的生理变化,进行了普遍检测,经过筛选、综合、升华,研究日趋成熟,先后发表科研论文17篇,该成果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,其中重要内容被编入世界权威著作和国内卫生院校的教材里。

科研创新永无止境,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病,达到从根本上控制死亡,是“高研所”选定的另一目标。为了完成这一跨越,近几年,他们主动到医学权威云集的医院求教,利用其一流的人才和设备,检测自己研制的成品药物和制剂。同时到藏北草原寻访当地的“土郎中”,请教医治高山病的偏方。几年下来,被称为高原“救命宝”的“高原西氏胶囊”,就是他们用科研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研制出来的新药。一氧化氮是一种有毒气体,在国外有过治疗肺动脉高血压的记录,但在特高海拔地区能不能用在医学上没有先例。“高研所”根据有毒物质在特殊的病例上会产生相反作用的原理,决定大胆试一试。试服有毒药剂是需要勇气的,稍有不慎便会产生不良后果,甚至危及生命。临床实验主任马勇,凭着一身豪胆,带上一氧化氮制剂,分别到不同海拔地域作试验,奇效出现了:一氧化氮在高海拔地域不仅无毒,反而使人神清气爽。带着试验成功的喜悦,他们很快将这一成果应用于临床。人们发现,在治疗高原昏迷病人时,运用这种药治疗死亡率极高的高原昏迷症重度患者,原来至少需要6至10天才能恢复健康,现在只要3至4小时内即可。

“高研所”非常重视治病与防病的结合。12年来,他们在研究高山病的间隙,总忘不了带上一块小黑板,几只粉笔,只要有人群的地方,就随地支起黑板,给人们讲解预防高山病的知识。高原维吾尔族牧民和藏族同胞能听懂汉话的不多,他们就用藏、维两种语言灌成录音带到当地播放。来往新藏公路的军地流动人员多,难以跟踪传播,他们就利用业余时间,将预防高山病知识和简易的自救方法汇编成书,取名《人到高原》,免费赠送。

12年来,“高研所”的科研人员以忠诚与勇敢、智慧与痴情谱写着医学科研的华美篇章,其知名度在国内外医学界越来越高。他们先后被兰州军区表彰为科研工作先进单位。有7人次分别荣立二等功、三等功,11人次被军以上单位树为“科技带头人”、“科技新星”、“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”,2人被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批准享受“政府特殊津贴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